时下,又到了各大高校开设党课,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时期了。作为一批大多是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们,怎样才能激发他们艰苦朴素、热爱劳动、甘于奉献的党员品质,培养出新时代党的后备军?值得深究。
现在是大学党校面对的是一群活跃好动的90后学员们,这些党课教育沿用你讲我听的单一方式,以课堂讲授为主,注重理论灌输,空洞的议题,泛泛的说教,千篇一律,很难提起兴趣,学员们会厌倦,收效也很差。因此,党课教育要发挥好应有的效果和作用,必须得有一些创新的方法。
前不久,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党校提出新思路,用“党课与实践相结合”的形式,走出课堂,服务社会。采用每期党课结束后,便开展不同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,“带领学员去敬老院打扫活动”、“号召260多名学员开展清洁校园大型环保劳动”等等,同时,注重在活动中传达给学员们“劳动光荣” 、“要有责任,有爱心”的理念。
如今,90后独生子女在家一般是不干活的,还有些同学甚至对干活有懒散和嫌脏的思想,的确需要学校、社会、家庭及个人的督促。然而要做好一名学生党员,不仅是从理论上学习好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,更要从行动上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,增强社会责任感,弘扬大学生互相关心、互相爱护的集体主义风貌,是一项重要的党校德育工程教育。
90后大学生用“爱劳动”向党组织靠拢,在党课知识丰富了自己思想的前提下,用自力更生、不怕吃苦的实践活动宣告他们对党的热爱和忠诚,接受党的考验
——————摘自《光明网》